奶粉不易溶解的原因(一)

奶粉不易溶解是怎么回事呢?现在社会上流行2种说法,一个是溶解度越快品质越好,一种说法是溶解太快是因为加了助溶剂。不少妈妈在帮宝宝冲调奶粉的时候,也习惯用“溶解的快不快“来衡量奶粉好不好,这样的判断对吗?

 

奶粉溶解不好的原因:

一、奶粉本身含有难溶或微溶于水的营养成分

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成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都难溶或微溶于水,在奶粉完全溶解冷却时,会有部分脂肪营养物质析出并附着在奶瓶壁上,这些没关系,这是奶粉中的脂肪物质。冲泡奶粉时,在奶瓶底部的不溶解的沉淀物是不溶解物质不是其他杂质,不会对宝宝产生任何健康与安全的危险因素。

 

二、奶粉中不含起到助溶作用的成分

奶粉溶解得很快,就一定好吗?其实不然,溶解快的奶粉,特别是低温水甚至冷水冲调都能迅速溶解的奶粉,有可能是添加了助溶剂的结果。

什么是助溶剂?

难溶性物质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该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就称为助溶剂。助溶机理较复杂,许多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对人们健康影响尚待研究,关于助溶剂的选择尚无明确的规律可循,目前部分国家的有机食品指南标准明确规定有机食品中禁止添加。

 

三、水温、搅拌及水质影响

冲泡奶粉的水温和搅拌方式不当,都会引起奶粉溶解不充分,造成奶瓶壁上有沉积物

水温偏高:高温的水易使奶粉中的脂肪析出,吸附其他的奶粉颗粒,形成“疙瘩”样奶粉团;析出的脂肪容易形成脂肪膜,静止后悬浮于奶液表面,使奶粉无法充分溶解;高温水还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

水温偏低:奶粉有一定的亲水性,水温过低时,奶粉的溶解度下降,且奶粉是胶性混悬液,外层的奶液形成一个张力膜,故有出现类似“成团状不融化”的现象;

过度沸腾:过度沸腾的水冲调奶粉容易造成沉淀挂壁。



相关文章推荐:【奶粉不易溶解的原因(二)